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勇猛将领故事数不胜数。从三国时期的关羽、吕布、张飞、赵云全国前三配资排名,到西汉时期在封狼居胥的霍去病,再到五代十国时期,被誉为“十三太保”的李存孝,还有杨再兴、俞大猷、冉闵等英雄人物,真可谓不计其数。然而,在这些英杰中,公认的第一猛将却是西楚霸王项羽。
公元前207年,发生在巨鹿的战役中,项羽指挥五万楚军,出人意料地以少胜多,成功击溃了秦军的四十万大军。经过这场战斗的惊天动地之战,项羽的声名如日中天,秦军主力也因此败散,秦朝的政权横竖不保。但就在项羽忙于与秦军周旋之际,刘邦却趁势悄然占领了关中地区,渐渐地发展壮大,成为了项羽最大的心腹之患。到了公元前202年,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展开激烈对峙,最终逼迫项羽选择了在乌江自刎,英勇豪杰的传奇故事就此落幕。
展开剩余66%历史上的记载,多侧重于项羽的武勇。在一些史书中,比如《史记》,便清楚地记录了他高大英武的形象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,皆已惮籍矣。”可见,项羽的身材魁梧,力量无比,甚至能够举起沈重的鼎。现代的许多影视剧中更是将项羽描绘成了一个宛如战神般的存在,卓尔不群,气吞山河。让人不禁好奇,项羽手中所举的鼎究竟有多重?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,是否能够被现今的举重冠军所举起?
从历史上看,除了项羽,还有一位举鼎的历史人物便是秦武王嬴荡。他在19岁时因听闻周王畿内有大禹治水留下的九鼎,带着盲目的勇气前去举鼎,没想到因举鼎失误,竟然不幸砸伤膝盖,终致身亡。《史记·卷五·秦本纪第五》对此有记载:“武王有力好戏,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皆至大官。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八月,武王死。”这样的野蛮举动令人心惊。
在秦国时期考古发现的最大鼎,是在秦始皇陵百戏俑陪葬坑出土的青铜鼎,身高61厘米,重量达到212公斤。虽然也许还有未发掘的特殊鼎,而现存的那个也足以说明重达几百公斤的鼎并不罕见。因此,即便史书中没有明确记录,依照推测,秦武王所举的鼎重量也应接近200公斤。再过百年,项羽所能举起的鼎无疑也是相仿的重量,大概在200至300公斤之间。
那么,如果把这个数据换算到现代举重的标准,是什么样的概念呢?在当代的举重赛事中,运动员一般用杠铃来进行力量测试。国举重选手谌利军曾打破男子举重世界纪录,以总成绩333公斤的骄人成绩震惊四方。而被称作“野兽”的大力士埃迪·霍尔,在短短15秒内便能连续将350公斤重物举起十次!可以说,这些数据完全超越了当年鼎的重量。
即便撇开鼎的形状与举重时的稳定性等因素,比较力量上的展现,现代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与项羽的实力不分上下。尽管项羽天生神力,凭借着数十年的刻意锻炼与卓越表现,在当时,项羽举鼎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,独树一帜全国前三配资排名,令人叹为观止。
发布于:天津市